狗狗容易得什么皮肤病?

酆晨天酆晨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

一般宠物最常见的皮肤病有:细菌性传染皮肤病、真菌性皮肤炎和螨虫(疥蚤)的感染。 1.犬小孢子菌,属毛癣菌目,小孢子菌科,小孢子菌属。主要引起犬、猫的脓皮病及毛囊炎;也能造成人畜共患的皮肤病。该菌对化学药物敏感。本病原菌可在环境中长期存活,主要通过接触传染,也可经吸入感染或母源传播。犬是重要的传染源,通过搔抓、唾液等间接传染人及其他动物。患病犬可长期带虫而不出现症状。

2.须癣,由犬须癣菌引起的犬种皮肤病症,常发生于狗的唇部(称为须瘤)或脚趾间部位;有时也发生在人的皮肤上,形成须癣。此菌为条件致病菌,其致病力弱于犬小孢子菌,但较易产生抗药性。 3.石膏样小孢霉,属毛癣菌目,毛癣菌科,小孢子菌属。主要侵害狗狗的鼻、足趾间的毛发和皮肤。病初时仅见脱毛、皮屑及痒感,不久即出现角质化鳞片,以后病灶处增厚并变成灰褐色,病部经常潮湿,并有臭味。在潮湿的毛皮上可发现大量菌体。这种霉菌除了感染犬外还可感染人或其他动物而引起体癣或手、足癣。

4.浅表性霉菌病是由犬球鞘毛霉素所致的一种体表皮肤霉菌病。主要症状表现为局部发痒,患部出现红斑或丘疹,表面覆以鳞屑或痂皮。

5.马拉色氏霉菌属毛癣菌科。由马拉色氏菌感染引起的犬皮肤病称马拉色氏癣。这种霉菌能侵蚀皮肤的表皮层,使表皮脱落而形成秃斑。这种霉菌可以侵入任何动物的表皮内,是一种人类与动物都可能感染的病原微生物。

6.犬蠕形螨也称毛囊蠕形螨,属节肢动物门,蛛形纲,蜱螨亚纲,蠕形螨目,蠕形螨科,蠕形螨属。寄生于犬、猫的毛囊和皮脂腺内。 本病是犬的一种常见皮肤病,多发于夏秋之交。主要表现在面部、额颈部、四肢及尾部。病初期在毛囊口处出现小黑点,继而逐渐扩大,形成小疮面,并散有多余的脱毛现象。当螨虫繁殖到一定程度后,就会爬出毛囊孔,钻入周围的毛根或皮内。此时,患部剧痒,病犬常用前爪搔抓患部。有些病犬由于搔抓,将患部周围的毛全部扯掉,甚至露出皮肤。有的病犬因瘙痒不安,不断用后脚舐咬患部,致使患部发炎、出血、甚至糜烂。个别体质较弱和营养不良的病犬还会出现继发感染。同时,还会影响犬被毛的生长发育,导致被毛粗糙,无光泽,呈波浪状或环状脱毛。严重的,全身脱毛,皮枯瘦而无弹性。如果犬长期反复感染,会引起犬慢性贫血、消瘦、营养不良以及被毛粗硬无光等现象。

7.疥螨,属于节肢动物门蜱螨亚纲,疥螨科。寄生于犬、猫皮肤内,造成犬、猫的传染性皮肤病。除危害犬、猫以外,还可传染给人。 在犬、猫的皮毛深处,寄生着疥螨属(ScabiesMite)的原虫病。它主要分布在身体内侧和头部,特别是在眼睑周围、鼻端、耳朵里面、下巴、腿下的毛丛中及肛门四周等处。在幼犬身上,通常从眼旁开始发病,然后向身体其他部分蔓延。成年犬往往首先出现腿部发病症状。随着病情的发展,患部剧烈瘙痒,犬常常不停地用前爪搔抓或啃咬患部,有时因过度搔抓、啮咬而使得皮肤、毛发脱落,甚至出现血迹或皮肤破损。 疥螨通常以幼虫期和雌成虫期寄生在犬、猫皮肤内。虫卵孵化出的幼虫,大约2-9天后就成熟变为成虫开始交配产卵。新孵化的幼虫自卵壳中出来后,随即钻入宿主皮下组织内生活、发育、繁殖,直到发育成为成虫。成虫的寿命一般为1个月左右,成虫交配后即进行产卵,约每头雌虫每天都能产卵20-40个不等,一生可产卵300多个。虫卵经过7天左右就孵化为幼虫,幼虫再发育成为成虫,整个过程为一个周期,一般需经历40多天的时间。因此,一只犬、猫身上通常存在许多代的疥螨,而且每年都能发生多次。虫体在皮下移动时,常刺激机体发生过敏反应和炎症反应而出现剧痒,故此病又被称为"剧痒病"。

8.耳痒螨又称耳疥虫,属蛛形纲,疥螨科。寄生于犬耳朵壁的内皮层内,引起耳道内炎症反应,导致耳道发痒,使病犬经常用后脚搔抓患处。 这种病原体很小,肉眼几乎看不到,呈圆形或椭圆形,全身包有一层蜡质外壳。成虫体长约0.3毫米,虫体前端有4对短足的躯干。雌虫产卵时,首先咬破角质层和外耳膜,将卵产于内耳道的壁上,卵呈圆球形,乳白色略透明,卵期2天,第3天后发育成幼虫。当幼虫发育至中期时,虫体开始变宽,尾部稍尖,第6天时幼虫向外耳道壁爬行,并寻找宿主皮肤的表面作为蜕皮场所。当幼虫从老熟状态蜕皮后,再次潜入内耳道壁中,并在那儿继续生长、发育、产卵直至死亡。

9.犬的足趾间炎主要是由于足趾间潮湿,滋生细菌所导致的。多见于长毛品种,如沙皮犬。 患部的皮肤红肿,有鳞屑和痂皮,常有臭味。治疗可用抗生素软膏涂抹,每日数次。此外还要保持患部的干燥卫生。

10.螨虫感染引起的过敏性皮炎。临床上以前胸、腹下、股内侧等部位多见。患部皮肤潮红,有痒感和鳞屑,严重者可发展为湿疹及癣。可口服扑尔敏、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E,同时涂擦硫磺软膏,数日后可痊愈。若感染已发展成癣,则应配合使用癣螨净喷剂。

发表评论
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,文明评论!